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眾所周知,安全防范技術現在的發展方向是將視頻監控、周界報警、入侵探測、門禁控制等獨立的安防子系統集成整合,形成一個多功能、全天候、動態的綜合安全管理系統。而周界報警作為安防系統的第一道防線,作用十分重要,已從過去被動的報警探測,發展為今天的威懾阻擋加報警。且隨著安防技術的發展和安防市場的成熟,以及政策法規的進一步完善,數字化、集成化、網絡化將是它發展的必然趨勢。
周界報警系統是在防護的邊界利用如微波、主動紅外、電子圍欄等技術形成一道或可見或不可見的“防護墻”,當有越墻行為發生時,相應防區的探測器即會發出報警信號,并送至控制中心的報警控制主機,發出聲光警示的同時顯示報警位置,還可聯動周界模擬電子屏,甚至聯動攝像監控系統、門禁系統、強電照明系統等。
近年來周界防范系統已經成為安防系統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安防子系統,不僅在軍工廠、軍營、機場、港口、政府機關等高端領域可見其“蹤影”,同時還被廣泛應用到住宅小區,并在這些領域保持著相當高的應用增長速度。
本文將對泄漏電纜周界防范技術進行分析,借此一窺周界防范報警系統技術的發展蹤跡。
工作原理
按特定的要求,施以諸如疏編、開縫、穿孔、開槽等連續且有規則的“破壞”工藝,即能制造出特制的同軸電纜——泄漏電纜。其故意引起同軸電纜中傳輸的電信號能量發生泄漏作用,將在泄漏電纜徑向長度的周圍建立起一種均勻且連續的電磁場,稱之為“漏泄場”。
將泄漏電纜所開的槽孔看作一個個等距波源,對一定范圍的人體產生感應,與之對應的反射波依次被接收,當泄漏電纜開始進入工作狀態時,需要進行初始化,使外導體充分被極化,發射電磁波進行耦合并開始趨于穩定。這時當電纜周邊有人運動時,由于人體的電容特性,使穩定的電磁場受到了干擾,干擾有從人體反射回的電磁波以及多普勒效應等,主要為擾動。接收器收到干擾信號就可以實現報警,并立即通過報警控制系統的接收設備傳輸到報警控制中心,由報警控制主機進行各種報警的后續處理。
埋地式泄漏電纜采用的是一種大的空間場,能對侵入的移動目標的導電性、體積、移動速度進行探測。人或車通過該電磁場都會被探測到,而小動物或鳥類卻不會引起誤報警。
系統組成
泄漏電纜作為周界入侵檢測傳感器應用時通常采用埋地敷設,該埋地敷設方式可取得隱形連續覆蓋周界防區和免維護的實用效果。實驗研究表明:采用兩根平行敷設的泄漏電纜,一根接入發信機,另一根接入受信機,入侵者進入兩根電纜中間區域時,由于處在“漏泄場”中的人體對無線電射頻能量的散射,將引起受信機端口接收信號電平的波動。泄漏電纜控制器能通過信號分析檢測出漏泄磁場中的這個磁場變動,即可對防護周界的侵入行為作出定性和定位判斷。
埋地式泄漏電纜利用泄漏電纜產生不可見的電磁場。泄漏電纜可以埋在任何介質里,如土壤,沙地,粘土,混凝土或瀝青等,形成一個統一的,隱蔽的,依地形而建的體積探測場。泄漏電纜放在寬5米的帶狀區域的中間,遠離任何能動的金屬物體,泄漏電纜距離大型能動的金屬物體如鏈狀圍欄的距離至少3米遠。每個防區的長度可以從10米到200米,根據保護區的具體要求來設計。
泄漏電纜探測有二種形式:將發射和接收電纜放在同一個護套里,只需一道電纜溝,由此產生的探測場是1米高,2米寬。實際的探測場還和埋設的深度、介質及設定的門限有關;如果需要較寬的探測場,泄漏電纜是將發送電纜和接收電纜相距大概二米分開埋敷,由此產生的探測場是1米高,3米寬。
探測是基于入侵者的導電性,體積和速度。對于34公斤以上的入侵者探測概率大于99%,10公斤以下的目標將不會觸發報警。入侵者的移動速度在2.5cm/s到15m/s都會被探測到。對于特殊情況,還可以根據入侵者的奔跑或跳躍速度設置更敏感的門限,同時任何試圖破壞泄漏電纜或泄漏模塊或箱體的行為都會觸發報警。
優缺點
埋地式泄漏電纜的自適應算法可以濾除環境的影響,如植被、雨、雪、風沙等。同時泄漏電纜敷設不影響被保護區域的美觀,探測場不可見,所以入侵者感覺不到埋地式泄漏電纜的存在,亦不知具體位置,就更無法繞過或破壞,故泄漏電纜周界報警系統具有最不容易被破壞的特點。
發展趨勢
泄漏電纜周界入侵防范系統與各種不同原理的周界系統相比,在服務特性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但這類系統在國內安防市場占有率不高。其成本偏高,是影響推廣使用最主要的原因。研究開發低成本經濟型適用性泄漏電纜周界報警系統應該是行業內需要關注的重點。爭取在充分消化泄漏電纜周界入侵傳感器機理的基礎上,研發出堪與SYV-75型同軸電纜價格相當的泄漏電纜。
民族品牌的泄漏電纜周界入侵防范系統雖起步較早,但技術粗糙,導致十多年來發展停滯。在調制方式、頻率優選、環境媒質補償、分段中繼、檢測信號判決等方面均有值得期待的技術進步和發展。
振動光纜
工作原理
振動光纜報警系統是一種利用振動光纜作為傳感器的周界入侵報警系統。系統根據實際應用的不同可分為圍欄式和地埋式兩種,既可以應用于各種類型的地表圍欄,也適用于地下隱藏防護。系統采用一纜式結構,在周界保護范圍不需鋪設任何供電及通信線路,可廣泛應用各種野外環境、邊界線等不便鋪設供電線路的場所,為客戶大大節約供電設備與線路的成本,并簡化施工。
系統組成
系統由光纜震動采集裝置、報警主控裝置、專用接續盒(模塊)、國標單模鎧裝光纜、對等式風雨探測環、聯動軟件等部分組成。該系統使用光纜作為傳感單元,整根光纜通過接續包將周界劃分為多個防區,每個防區靈敏度、識別模式可根據用戶的需求在軟件上單獨配置。計算機將根據用戶設置對每個防區的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和處理。當入侵者試圖翻越或破壞周界時,直接或間接造成光纜震動,從而改變光纜內的物理光波信號,系統接收到異常信號經光纜震動采集裝置分析處理后由報警主控裝置輸出報警信號。如果系統連接計算機接處警系統,計算機接警中心軟件便會將前端報警以電子地圖形式顯示,甚至聯動該防區監控視頻信號(畫面同步窗口彈跳)。
傳感光纖采用鎧裝的通信光纜,它能保證在不受外界多變的氣候和惡劣環境的影響下,仍然能采集到細小的震動。
當光信號由激光器輸送進光纖時,探測器會處理接收到的光信號的相位。假設傳感光纜沒有受到任何干擾,則光的傳輸沒有變化,光信號的相位也不發生變化;當傳感光纖受到運動或震動的干擾時,光信號的傳輸模式就會發生變化。
運動、震動、壓力都會導致形態被干擾而令光信號相位的改變。光振動探測器對光信號相位改變進行探測,探測干擾的強度和類型,然后對探測到的信號進行處理,判別它是否符合觸發“事件”的條件。如果符合條件,觸發一個“事件”,否則,忽略該信號。判斷探測到的信號是否符合觸發“事件”的標準是用戶在軟件中對每個防區設置的參數依據。
優缺點
防區無源:系統采用光纜作為無源探測器,除主機需要供電外,戶外整個防區實現無源化,并能有效避免雷電干擾,特別適用于易燃易爆及強電磁干擾等場所,如:油庫、電站、彈藥軍火庫、機場、高鐵等;
適用性強:光纜具有靈活特性,不受周界界質、形狀、環境等因素的限制,特別適用于無界質或界質不規則、多種界質、環境惡劣、地理復雜等區域,同時可根據界質的不同采取最適合的敷設方式;
施工方便:光纜可直接敷設在周界界質上(如:鐵網、鐵藝欄桿、石柱和磚墻等),無需挖電纜溝、破壞地基草坪等,大量減少了施工費用及時間;
兼容匹配:該產品可作為物聯網的前端設備,能配置多種數據連接端口,可與其它集成平臺兼容,實現數據對接達到系統聯動。
結語
綜上所述,周界防范系統無論選用哪種防范手段,都能在第一時間發出警示,并及時告知安保人員趕往案發地點進行處理,從而使入侵者在實施不法行為前就終止犯罪,將損失降低到最小。每種防范方式都有各自的最佳適應范圍及優勢,因此根據不同的項目特點選用適合的防范手段,使損失和誤報率降到最低,這才是所要做的。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