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根據《上海市人才計劃管理辦法》(滬委人〔2023〕4號)、《東方英才計劃拔尖、青年項目綜合平臺實施細則》(滬委人才辦〔2023〕22號)和《關于開展2025年上海市東方英才計劃申報評審工作的通知》(滬人才〔2025〕17號)有關規定,啟動2025年東方英才計劃拔尖、青年項目(綜合平臺)公共安全領域申報評審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遴選對象為上海市從事與公共安全相關創新工作的優秀人才,本項目應符合如下條件:
(一)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自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具有愛國奉獻精神,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
(二)公共安全領域拔尖人才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1979年1月1日以后出生),原則上擔任副高級及以上職務,在我市從事與公共安全相關的專業技術、實戰應用工作10年以上,業績貢獻突出。公共安全領域青年人才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0周歲(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在我市從事與公共安全相關的專業技術、實戰應用工作5年以上,發展潛力突出;
(三)原則上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和學位;
(四)申報人須為中國籍,在我市行政區域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工作,近2年內在我市累計繳納社會保險滿12個月;
(五)下列人員不在申報范圍:
1. 兩院院士、國家實驗室主任、人才高峰工程入選者、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
2.白玉蘭人才計劃創新、創業、青年項目和東方英才計劃團隊、領軍、創業、教師項目的入選者。白玉蘭人才計劃浦江項目和東方英才計劃拔尖項目的入選者,不可申報東方英才計劃青年項目;
3.擔任副局級及以上領導職務,且不再直接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企事業單位領導(市管干部),或雖“雙肩挑”,但近兩年無特別突出專業技術工作業績的。
本次評選重點聚焦公共安全領域中人工智能、大數據、大模型、網絡安全等新質戰斗力專業方向,主要評選范圍如下:
(一)我市事業單位、高校、科研院所中,從事公共安全領域學科研究、技術應用的研究人員,且創新技術符合公共安全應用場景、研究成果在公共安全領域取得實效;
(二)我市公共安全領域行業協會(上海市信息網絡安全管理協會、安全防范報警協會、無人機安全管理協會等)的會員單位中,從事相關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
(三)我市科技創新企業的技術團隊帶頭人或骨干成員,相關研發成果已應用于網絡安全、反電詐、視頻圖像等公共安全領域。
(一)申報方式
采取單位推薦或行業協會推薦的方式,經所在單位審核、評價、公示后,由所在單位登錄“上海國際人才網”(www.sh-italent.com)—“項目申報”—“上海市人才計劃申報統一報名入口”—“上海市東方英才計劃在線辦理”進行網上申報。
其中,申報單位注冊登錄后,為本單位擬申報人選創建個人賬號。申報人員取得個人賬號和密碼后,網上填報申報信息(申報平臺選擇“綜合平臺—公共安全”,申報項目選擇“拔尖項目”或“青年項目”)。單位審核無誤后,進行網上提交。
(二)申報要求
同一單位推薦申報的拔尖項目人員一般不超過1人,推薦申報的青年項目人員一般不超過1人;同一人員原則上只能申報1個項目。涉密材料和敏感信息需進行脫密脫敏處理。對申報材料弄虛作假的,實行“一票否決”。
(三)申報時間
即日起至7月31日。
(一)資格審核
上海市公安局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對公共安全領域拔尖、青年項目申報人員材料進行形式審查。
(二)組織評審
由上海市公安局組建評審專家組開展初審,上海市人才局會同市公安局組織開展終審。
(三)確定公示
擬入選對象經審定后,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按規定不予公示的除外)。公示期間收到舉報的,市公安局會同所在單位核實情況,并提出處理意見。
特此通知。
申報聯系人:陳譜良,聯系電話:16628800313
本文轉自:警民直通車上海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