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隨著工業及服務業信息化的不斷深入,以IPC為基礎的低成本工業控制自動化正成為主流,尤其在對設備要求很高的領域,如電力、冶金、石化、環保、交通、建筑等行業的應用需求增長較大。IPC產品和技術非常特殊,屬于中間產品,應用范圍比較廣泛,從工業自動化、軍工、電力,延伸至諸多服務領域,從數字家庭用的機頂盒、數字電視,到銀行柜員機、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加油站管理等無所不在。如今,臺灣廠商仍領跑,本土廠商后勁十足,那么,中國IPC市場發展前景如何?
產品行業角度,看中國IPC市場發展
從產品角度看,一方面幾乎所有較大的IPC廠商都有自己開發的BIOS軟件,很多廠商還擁有軟件公司,為產品用戶提供完整的軟硬件解決方案。有些廠商,比如研華,與其它公司合作研發軌道交通軟件。基本上IPC廠商都有和自己產品配套的軟件產品。另一方面IPC大量采用通訊技術,以太網技術、現場總線技術,都會在未來大規模、大范圍的實用化。IPC的發展也將推進物聯網的發展,IPC作為基本的測試單元,在整個物物相連的物聯網環節當中,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研華等公司已迅速將物聯網提升到企業戰略層面,在物聯網市場上提前布局。
從行業應用角度看,2012年,中國IPC項目型市場及OEM市場雖然同時受到市場需求增加和國家政策緊縮的雙向作用,但其所受影響不一。由于OEM市場更貼近消費,且投資周期較短,所受影響快且直接;而項目型市場多為基礎建設,投資周期長,所受影響相對滯后。2012年IPC市場各行業增長情況不一,其中交通、醫療、工業自動化成為IPC市場規模增長較快的行業。而市場份額方面,工業自動化、軍工、交通、輸配電四個行業仍占據整個市場60%以上。
臺灣廠商仍領跑,本土廠商后勁十足
工控機在誕生之初,僅僅應用于傳統工業控制現場,隨著技術進步,IPC功能得到發展,逐步具備了數據存儲、分析能力、且控制功能日益增強。由于具有計算機產業鏈優勢,加之進入門檻相對較低,一直以來,臺灣和本土廠商是IPC市場的主角。歐美廠商中,具有高知名度的綜合性廠商,面對逐漸失去的IPC市場開始有所行動,傾向于開發更貼近于中國本土化的產品以適應市場需求;日系品牌市場份額下降明顯。
臺灣由于得益于商用計算機制造產業得天獨厚的生產根基,在工控機領域多年來領跑。2012年,臺灣廠商在IPC市場表現不俗,市場份額達到51.8%,依靠其質量、服務及品牌影響力優勢,近年內仍是中國IPC市場的主力軍。
本土IPC廠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2012年在中國IPC市場占據了39.4%的市場份額,基本與臺灣品牌齊頭并進,二者構成了IPC市場上的兩大陣營。2012年中國IPC市場本土主流供應商由于行業覆蓋面廣,受市場環境影響較小,業績總體呈現穩中上升形勢。前十名主要IPC廠商中,新漢、凌華勢頭強勁,增長率均在20%以上,研華、研祥智能、盛博、華北工控保持前四位置。
國產IPC必將一統江山
安防產業正在經歷從成長期到成熟期過渡的交界處,企業對自身定位、核心能力、發展仕途、危機預案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決策能力。行業內的領軍企業地位難以撼動。行業中的諸多“老三”,受到外界環境與內部因素影響比較明顯,各家有各家的市場,知己知彼。此時“更加深入挖掘客戶需求,第一時間滿足客戶需求”,才是王道。
縱觀整個安防產業,我們可以看到國外品牌依然占據中國市場的一鼎江山,尤其是IPC類產品。然而,國產品牌更適應中國國情,了解國內市場,針對客戶需求能夠快速反應,提供定制化的服務。這是國外品牌無法比擬的優勢。正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年,國產品牌必將成為國內主流,一統江山!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