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千呼萬喚之后,4G終于出現在眾人面前,從安防角度來看,毫無疑問會給智能家居、車聯網、家庭安防等注入一絲活力,但在垂直市場如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等領域,4G所能發揮的作用僅僅只是“應急補充”的角色。對此,不少業界專家呼吁,不應夸大4G目前的影響力。那么,我們應該怎么看待4G對安防的影響?
4G應用的局限性
從數據傳輸速率來看,3G的數據傳輸速率一般在2Mbps左右,最大可達8Mbps的下載速率。而4G網絡具有100Mbps的數據下載能力,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這個速率是目前移動電話數據傳輸速率的10000倍,比目前的撥號上網快2000倍,是3G移動電話速率的50倍。
從網絡頻譜占用來看,3G技術標準中,WCDMA占用帶寬5MHz,TD-SCDMA占用帶寬1.6MHz,CDMA2000占用帶寬1.23MHz;研究4G的專家估計每個4G信道將占有100MHz的頻譜,相當于WCDMA網絡的20倍。
顯然,無論是數據傳輸速率、帶寬占用,4G明顯更勝一籌。從實際應用的方面來看,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支持工程師程瑋分析,“3G的核心應用為手機寬帶上網、視頻通話、手機電視等流媒體應用。4G時代消耗流量最多的主要是視頻類應用,流量將真正進入以G為單位計算的時代。”
理想很美好,現實往往很骨感。業內專家指出,從用戶角度來看,通過4G承載視頻業務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甚至認為,任何時候都不要寄望于通過無線網絡承載純視頻業務。理由是縱然4G速率超越3G,但高清分辨率發展非常之快,4G的速率再高還是無法承擔。另外,與有線網絡相比,4G本身的穩定度、安全性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局限性,這也是無線網絡一直存在的問題。再加上資費高,無線網絡一直難以成為安防行業的主流應用。
無線永遠難以作為主流傳輸介質,哪怕備用都只是一個噱頭,反過來看是不是一定需要。實際上,在生活中很少碰到因為哪個攝像頭光纖斷了,導致群體事件發生時遺漏了重要線索。每一個攝像頭沒有那么重要,沒必要為每一個攝像頭做這樣一種保護。
在一般情況下,無線網絡是視頻監控系統組網方案的局部補充,難以承擔全部的視頻承載需求,雖然4G拓寬管道,但還是無法承擔全部系統的網絡承載需求。
在安防領域,大部分情況下,4G的應用只是應急補充,不可過度夸大其價值,尤其在平安城市等專業領域更不應過度夸大其作用。不過在某些重要時刻,比如應急現場指揮,4G的高速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悉,去年8月初,某地區的中國電信已經用華為4G路由器接入全球眼平臺。4G在移動場景的優勢大,但由于移動網絡天然的不穩定,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因此,在有些安全等級高、質量要求嚴、地理位置偏遠等行業場景建議謹慎選用。比如,廣州一類點攝像頭有上萬臺,距離比較集中,如果采用4G,整個蜂窩內太多點,會對普通民眾的移動通訊通話會造成一定影響。
總之,4G有用武之地,但并不是每一個地方都要用到,重點是要看是否能夠切實用戶的需求。
或提升移動高清視頻監控應用率
目前3G網絡傳輸速率不高,無法承載實時D1視頻,更無法承載高清視頻傳輸,客戶體驗較差。再加上網絡覆蓋參差不齊,整個網絡對系統體驗的支撐不足,另外,昂貴的網絡資費,無法真正吸引用戶利用3G網絡承載視頻的傳輸。
相比3G,4G網絡能提供用戶更大的帶寬(100Mbps),更加兼容的網絡模塊(TDD/FDD兼容模塊),可以傳輸實時高清視頻圖像,極大地提升了用戶圖像清晰的需求。因此,4G相對3G在安防領域的優勢主要是體現在高清視頻監控上,4G將會給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無線方案、車聯網等領域帶來便捷和成效。
、隨著4G時代到來,利用4G網絡流暢地傳輸720P甚至是1080P高清視頻已經成為現實。4G基于無線化、高帶寬、低時延的特點,結合各種行業需求,可以非常好的應用于4G高清車載、4G電視直播、4G行業執法、4G高清監控等領域。”據悉,目前國內如深圳、廣州、成都、南京等各地都有4G應用的案例。
對于智能交通領域,在4G高速網絡環境下,實時拍攝、即時傳送的道路監控畫面,將幫助交警更及時、更便捷地管理城市交通;比如部署在交通樞紐、主要路段、高速公路的移動攝像頭,可以通過4G網絡,把拍攝的路況視頻實時回傳到交通指揮中心,后方就可以及時作出道路交通狀況的判斷,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在醫療衛生方面,通過移動4G網絡可以將生命體征、音頻、視頻等急救相關信息傳送到急救中心、醫院等,實現遠程醫療;在教育方面,通過移動設備以及4G網絡,可以將優質的教育資源輸送到偏遠地區,打破城鄉之間的教育鴻溝。
對于沒有條件全范圍覆蓋寬帶網絡的偏遠地區,無線4G監控是個不錯的選擇,在重點區域,架設4G攝像機,通過4G網絡傳回中心,不僅能達到監控效果,同時還能節省布線和施工成本。而農村的網絡覆蓋任重而道遠,起碼現階段4G對農村安防建設的影響甚微。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