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近日,《人工智能安全發展上海倡議》在上海發布,該倡議強調,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要遵循“面向未來、以人為本、責任明晰、隱私保護、算法公正、透明監管、和平利用、開放合作”八大理念。
據了解,《人工智能安全發展上海倡議》是國內首個有關人工智能安全發展的國際倡議。該倡議出臺的是由當前人工智能存在的安全威脅、網絡安全防護等因素所推動,據安防知識網了解,人工智能的安全風險的應對需從人工智能的技術設計、應用范式、隱私保護、安全監管等環節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也是倡議的意義。
以下為《人工智能安全發展上海倡議》全文。
為了應對人工智能安全挑戰,守護智能時代人類未來,在上海舉辦首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之際,我們,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安全高端對話專家組,在充分吸納國內外人工智能安全共識基礎上,聯合國內外人工智能安全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產業界同仁,共同發起“人工智能安全發展上海倡議”,內容如下:
面向未來:人工智能發展需要實現創新與安全的協同,以安全保障創新,以創新驅動安全。在確保人工智能自身安全的同時,積極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解決人類社會的安全難題。
以人為本:國際社會應一道科學規劃人工智能的發展路徑,確保人工智能按照人類預期并服務人類福祉方向發展,機器自主進化和自我復制等關鍵進程須進行風險評估和安全監管。
責任明晰:人工智能發展應當建立完備的安全責任框架,需要針對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不斷創新法律法規和倫理規范,明確人工智能安全責任認定和分擔機制。
隱私保護:人工智能發展需要保障用戶的數據安全,人工智能發展不得以犧牲用戶隱私為代價,需要加強數據保護立法,豐富人工智能的技術路線,不斷強化人工智能應用中的用戶隱私保護。
算法公正:人工智能發展應避免由于算法設計對公眾產生的危害,須明確算法動機和可解釋性,克服算法設計和數據收集引發的不公正影響。
透明監管:人工智能發展應當避免技術黑箱導致的安全風險,需要通過建立可審查、可回溯、可推演的監管機制,確保目標功能和技術實現的統一。
和平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應當審慎運用在軍事領域,自主化武器的研發和使用須遵循嚴格的風險評估,避免由于人工智能技術在軍事領域濫用對全球和平穩定的威脅。
開放合作:人工智能發展需要各國、各方的協同共進,應當積極在國際范圍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發展的規范和標準,避免技術和政策不兼容導致的安全風險。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