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每當談起智慧城市和物聯網項目時,人們都會問,“錢從哪里來?”我注意到在對物聯網的融資問題上,各種主題演講和貫穿全年的討論里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觀點,特別是在劍橋物聯網論壇和華盛頓M2M及物聯網峰會上,讓我吃驚的是這些觀點間的不同就像它們之間的距離一樣相去甚遠。理解這些籌資模式之間的不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們正在推動物聯網的發展。
回答關于資金的問題答案不會那么簡單,因為物聯網市場仍然非常分散,從硬件和傳感器的角度來看,許多小塊收入是來自不同的市場,而這些不同市場上的成功則驗證了物聯網及其成為下一個技術革命力量的巨大潛力,除此之外,當我們看到智慧農業,智慧城市等目前最具有吸引力的項目時,這兩個行業的差異就是揭示物聯網資金的關鍵:會是國營還是私營呢?
三種主要的資金提供模式
很多情況下,智慧農業是私人資助的,而且一開始就有顯而易見的投資回報,而智慧城市由于涉及到眾多的利益相關者因此模式并不是那么鮮明,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支持智慧城市的發展,其中有些來自學術界,有些來自社會,有些來自商業。
1在我看來,如果不是財政壓力巨大,智慧城市由政府出資應該是正常的路線,現在歐盟的資金已經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大大促進了許多服務的應用,這些歐盟資金導致了歐洲物聯網市場與美國的差別,也使歐洲成為了智慧城市的引路人。
在劍橋論壇上,人們認為由于政府資金的投入,在物聯網行業上歐洲將領先于美國,而對此華盛頓方面卻有自己的擔心,認為政府無償投入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這種看法招致了一些批評,批評者指出智慧城市建設之初重要的應該是完善技術,而不是商業盈利。
2采用公私合營的模式,對于智慧城市來說,這是一種可行的籌資機制。事實上,在美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史上,已經有過私人資本注入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先例,公私合營的模式可以建立合作和資源共享的新模式。
在這個模式中,誰是完美的合作伙伴?由于物聯網和傳統網絡之間的相似性,運營商應該作為物聯網及其基礎設施的業主。然而,在物聯網產業中系統集成商往往走在前面,因為運營商需要覆蓋整個國家,至少包括主要城市的網路,這需要大量的投資。在另一方面,集成商可以從一個項目跳到另一個項目中,這也導致在物聯網中系統集成商比運營商更活躍。
3讓公民參與,這是一種有趣的新興模式,由社區主導建設小型的物聯網項目,每個居民都使用傳感器等設備參與構建,使自己成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政府可以借此增加稅收并提高智慧城市的推廣速度。
資金投向何方:硬件還是軟件?
一旦資金籌集完畢,我們該如何使用呢?在劍橋論壇上,人們普遍認為物聯網的錢應用于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而在華盛頓峰會上就沒有這么肯定了,有種觀點覺得軟件服務會比硬件設施帶來更多的利潤。
有一天,硬件將被徹底商品化,而利潤則來自相關的數據服務,隨著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這一天或許真的不遠了。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