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1月4日,“十四五”開局第一天、2021年首個工作日,市政府副秘書長、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朱芝松帶隊赴城運中心、大數據中心調研臨港新片區“一網統管”和“一網通辦”平臺建設情況,詳細了解城市管理、經濟運行、風險防控、政務服務等功能模塊開發和場景應用情況。
隨后,朱芝松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并研究部署臨港新片區“兩張網”建設工作。
要高度重視、加快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軟硬件建設,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推動城市治理的全方位變革。
朱芝松指出,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是貫徹落實“人民城市”理念,堅持從群眾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出發,著力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有力牽引。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是市委市政府主動順應和掌握數字化時代新趨勢新機遇,科學遵循城市運行和發展規律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推進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管委會各部門、各單位要深刻認識推進“兩張網”建設與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內在聯系,統籌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智慧城市建設,打造一流數字基礎設施,為城市數字化轉型打下堅實基礎,助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超大城市治理標桿。
要用好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不斷深化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優化用戶體驗,把政務服務做得更好。
朱芝松強調,“一網通辦”是一流營商環境的“拳頭產品”、“上海服務”品牌的重要內容、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手段。要充分用好國家賦予臨港新片區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和市區兩級1170項集中賦權,聚焦市場主體和市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持續深化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要拓展更多的公共服務事項,覆蓋更多的高頻事項。要在更高效、更便捷、更精準上下功夫,全面落實“兩個免于提交”,推出更多“高效辦成一件事”和公務服務場景應用,加快平臺服務從“能辦”向“好辦”轉變,不斷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要加快推動數據歸集應用、系統集成開發、資源高效配置、功能綜合運用,實現“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城”,以繡花般功夫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
朱芝松指出,“一網統管”是促進城市管理精細化、保障城市安全有序運行的重要支撐。要著眼于“高效處置一件事”,強化科技賦能,進一步強化系統整合和數據匯集,推動和督促相關部門的業務系統、信息數據整合接入,加快系統神經元建設,合理安排建設時序。要堅持“應用為要、管用為王”,進一步強化應急管理系統,做實城市綜合管理系統,賦能社區治理系統,拓展建設管理系統,加快開發城市交通、生態環境、社區管理等應用場景,不斷提升城市運行管理效能。要善于運用新管理思維提升工作效能,由經驗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轉變,由被動處置型向主動發現型轉變,由過去上級派單、下級落實向上級賦能、下級減負轉變,更好推動問題的發現和解決,真正實現“觀管防”的目標。
要聚焦建設“特殊經濟功能區”和“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的特殊使命任務,加強經濟運行、風險防控等特色模塊開發應用,打造臨港新片區“兩張網”建設的特色和亮點。
朱芝松強調,打好特殊經濟功能區和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雙特”牌,更好發揮臨港新片區窗口示范作用,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賦予臨港新片區的特殊使命。要按照海關對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特殊監管要求和對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具體要求,完善優化基礎功能和應用功能開發建設,與海關監管服務系統無縫對接,實現閉環監管,進一步強化“制度+技術”的全面風險監測和防范體系。要拓展對區域內樓宇經濟數據、園區廠房數據等數據采集和分析,完善經濟運行監測平臺的核心指標體系,加強對經濟運行前瞻性分析和預判,科學掌握臨港新片區經濟發展形勢,切實為政府宏觀管理和決策服務提供數據支持。
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武偉、吳曉華、趙義懷,辦公室、發改處、制度處、綜保處、財政處、應急處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