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寬帶中國,多年來網絡上的熱門關鍵詞,但實際網絡質量卻并沒那么熱,是電信運營商的不作為嗎?也不能全怪于此。國家推出了寬帶戰略,若只停留在紙面推動顯然遠遠不夠。
帶著寬帶發展的困惑和網民對網速的抱怨,騰訊科技走訪了中國第一個根光纖發源地——武漢,試圖在這里尋找答案。
武漢,光通信產業重要的研發基地,全國最重要的通信樞紐之一。也是中國電信第三大業務指揮調度中心,網絡能力居全國第四,與北京、上海、廣州三大超核心直接互聯,并為湖南、江西、廣西、陜西、海南、云南等省提供接入,成為這些省份訪問互聯網的出口。武漢作為核心節點為湖北寬帶用戶提供高品質的互聯網服務。
說到光纖,不能不提到烽火,這也是騰訊科技走訪的第一站。中國光纖之父、耄耋之年的趙梓森院士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媒時表示,2013年,中國寬帶普及率不到7%,中國寬帶產業發展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經濟問題,網絡建設資金有限,用戶月租費太高,用戶用不起寬帶,寬帶中國戰略國家仍需大力度支持。
盡管目前各地寬帶速度有了明顯提升,但一直困擾用戶的“假寬帶”問題依然存在,“寬帶中國”戰略制定的提速目標正在被注水。
對此,騰訊科技走訪的第二站便是國內最大的寬帶服務商——中國電信。從此次走訪的分公司湖北電信騰訊科技了解到,2005年湖北電信率先在武漢新建小區中開始了光纖到戶建設試點,由此揭開了我國“光纖到戶”的商用序幕。2006年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將武漢市“推進三網融合暨光纖到戶”工程的做法定義為“武漢模式”。
2011年底和2013年8月,武漢接連啟動第二及第三次全城全網提速,大規模實施FTTH入戶改造,并通過推出“百兆寬帶進家庭”等活動,以免費或優惠的方式將用戶寬帶大幅提升。截至目前,湖北電信在武漢的光纖到戶工程已累計投入資金超過30億元,FTTH光纖到戶覆蓋家庭超過百萬戶,覆蓋小區3000個。
成績雖有,但面臨的問題也同時存在。據相關一線技術人員坦言,寬帶提速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除了提高用戶的寬帶入戶速度,還要提高整個小區寬帶的帶寬,以及骨干網絡的速度。而要想使這三者同步提高,對中國電信來說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而對一些中小寬帶、不同于中國電信的二級運營商而言,沒有實力對寬帶速度進行全面提升,更不具備對骨干網絡提速的能力。因此,提供給用戶的所謂高速寬帶,其實仍是令用戶深惡痛絕的“共享寬帶”。
顯然,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依然離不開國家的實質支持,尤其是資金。
而在國外,國家對寬帶的基金注入早已實施。如美國建立了寬帶扶持基金,日本政府對寬帶運營商提供無息貸款,瑞典政府承擔農村寬帶網建設成本的1/2、地方政府承擔11%。政府在對于寬帶戰略的支持上無論是政策,還是資金,都不可或缺。
今年8月,醞釀許久的國家寬帶戰略正式發布。根據戰略規劃,到2015年,基本實現城市光纖到樓入戶、農村寬帶進鄉入村,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50%,行政村通寬帶比例達到95%;城市和農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基本達到20Mbps和4Mbps,部分發達城市達到100Mbps。目標2020年實現固定寬帶用戶4億戶,城市和農村寬帶接入能力分別達到50Mbps和12Mbps。
首先這是個好事,至少國家已把寬帶中國上升為國家意志,在實施過程中必將得到進一步政策支持。
此前,寬帶建設都是由運營商牽頭負責投資實施,限于資金壓力,運營商對于一些投資回報好的東南部地區會優先建設,而中西部地區的寬帶建設相對滯后,從而導致區域性分化明顯,此次上升為國家意志,預計將會全面統籌全國寬帶建設的發展,并在資金,財稅政策上給予充分支持。
可目前兩個月已過,運營商期待的具體政策支持并未同步。
據業內人士估計,要實現寬帶中國戰略提出的目標,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每年至少需投入2500億—2800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可是在寬帶中國戰略詳細規劃了戰略和實施目標,對政策支持和普遍服務基金只是數筆帶過。
而從現有的政策支持來看,電信運營商只能利用現有的專項資金來進行有限的寬帶資金扶持,顯然是杯水車薪。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