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2014年2月25日,由中國交通技術網(Tranbbs)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智能交通市場年會(2014ITSMRS)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主題為“挑戰選擇蓄勢前行”,共有約400人參加了本次會議。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智能交通中心副主任保麗霞博士做了《中國智能交通企業海外市場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的主題發言。保麗霞博士總結自己參加海外智能交通項目的工作經驗,就中國智能交通企業在海外市場發展機會、海外工程的難點及注意事項、海外智能交通市場的SWOT分析和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模式等問題提出了觀點。
對于中國企業在國外智能交通市場布局現狀,保麗霞說主要從三個切入點來看。
咨詢和設計:目前國外、境外在中國從事智能交通工程咨詢和設計的有西門子,阿特金斯、柏誠、奧雅納等,但走出國門的咨詢領域中國企業并不多。
單項產品提供:除停車設施等生產制造略顯復雜的工藝產品,其他精密性的智能交通設備如攝像機、超聲波檢測器、交通信號機等走出國門的實力還有待加強。
施工與系統集成:多數依賴于援建工程。
對于計劃走出國門的中國智能交通企業需要做哪些準備,保麗霞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她說國內智能交通團隊在海外拓展業務,首先工作人員須要具備語言溝通能力,大量的專業詞匯交流絕對不能靠翻譯完成工作。再次,企業需要有完整的智能交通理論技術體系和過硬的技術產品。第三,在標準化及規范方面,對于智能交通標準尚不成熟的國家,相對比較容易灌輸中國的已經比較成熟的標準,但對于英屬、美洲等國家,已有的標準比較詳盡,企業需要有適應當地標準的能力。最后,中國智能交通企業真正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需要有全過程的協作機制與產業鏈聯盟:前期咨詢—設計—產品—施工、集成—維護—評估。
會議同期還舉辦了“第三屆城市智能交通(ITS)最具影響力企業評選”頒獎典禮。該評選設置了系統集成商、交通信號控制、電子警察、智能公交、智能交通管理規劃設計、優秀成長企業等獎項。該評選是目前業界唯一一家以企業業績為標準進行評選的獎項。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